阅读此文前,恳请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这样可以让您随时获得更多类似的精彩内容,也更方便您与我们一起讨论和分享。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。
—— 文|弗道恩
1951年,山西曲阳县思西村的一条小道上,一名女子骑着骡子,身旁跟随着两位工作人员。三人一路走来,步伐匆忙而凝重,仿佛正在寻觅着某个重要的目标。这名女子名叫张文,而身边的两位,是曲阳县委专门派遣的工作人员,受命协助她完成一项特殊任务。
走了很久,三人已经感到疲惫不堪,决定暂时歇脚,于是一行人进入了一户简朴的村民家中。见到他们这一副打扮,女主人立刻意识到这三位并非普通百姓,便热情地迎接了他们,并忙着为他们端水。张文非常感激,坐下后与女主人白银翠攀谈起来。她提到,自己曾在十二年前途经此地,并详细回忆起了当年的情形。
展开剩余85%听到这些,白银翠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复杂,张文讲完往事后,白银翠突然大声喊道:“原来是你呀!”随后她匆匆进屋,带出了一个女孩。当张文看到那女孩的一瞬间,眼泪不禁涌上眼眶,心中百感交集,仿佛回到了那些痛苦却又深刻的岁月……
长征中的深情
张文本是四川一户贫苦人家的孩子,十三岁时,红四方面军抵达川北,其中一团的团部就设立在张文家里。长时间的接触让张文心生向往,最终决定加入红军。1933年,十四岁的张文与哥哥一同参军。由于她手巧,很快便进入了红军的被服厂,负责为战士们制作衣物。三年后,凭借出色的表现,张文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除了能织衣缝被,张文还是个歌舞能手,常为军中的战士们表演舞蹈与歌唱,而这也为她与洪学智的相识提供了契机。洪学智比张文年长六岁,曾参加过多次反“围剿”战斗,多次立下赫赫战功。在长征途中,洪学智更是屡次破坏敌军阴谋,并成功与当地土司建立联系,增强了红军的力量。
1936年5月,红四方面军成功翻越两座雪山,准备稍作休整。时任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组织了全军的运动会,以此来振奋士气。比赛结束后,文艺表演随之开始,张文带领女兵们登台演唱,她那清亮而悦耳的嗓音立刻吸引了洪学智的目光。
张文既美丽又善歌,令洪学智这个平时严肃的指挥官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。令他意想不到的是,张文对他这位高大沉稳、指挥有力的同志也早已暗生情愫。当天晚上,红四方面军参谋长陈伯钧和妻子找到了张文,谈起了她的婚姻大事。陈伯钧知道洪学智一直没有结婚,而张文虽年轻,却也到了适婚年纪,于是决定为这对有缘人牵一条红线。
张文听后,心中既紧张又期待。她虽对洪学智怀有好感,但因为之前并未有过太多的接触,所以内心十分纠结,便向哥哥请教。哥哥听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:“只要你愿意,就赶紧答应吧!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张文走进了洪学智的办公室,两人再度相见。虽然这并非所谓的一见钟情,但两人心灵上的默契与吸引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靠近了对方。
“你有什么意见吗?”洪学智轻声问道,张文低头回答:“听从组织安排。”就这样,两人的缘分正式开始。洪学智和张文的婚姻,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结下的,短短几天时间,他们便从相识到相爱,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含泪为革命舍弃女儿
长征结束后,洪学智与张文一起前往延安。这里,张文为二人迎来了第一个女儿,命名为洪醒华,寓意着希望中华民族能够觉醒,解脱困境。然而,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醒华的命运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
1939年,洪学智接到命令,秘密带领队伍东渡黄河,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继续开展抗日工作。那时,日军严密封锁着通道,想要突破敌军的防线,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困难。曾经有一批抗日学子企图通过封锁线时,惨遭敌军发现,伤亡惨重。
经过曲阳县时,当地县委负责协助护送工作,洪学智与同僚们商讨前进路线,曲阳县委的工作人员提到前方有一座日军把守的炮楼,重兵把守,极难突破。考虑到小孩可能会哭闹被敌军发现,洪学智当即下令,所有小孩必须寄养在附近的百姓家中,不能同行。
尽管心中万般不舍,张文依旧把怀中的醒华交给了附近的一户人家。那一刻,醒华似乎也知道自己将被送走,哭声顿时响彻耳畔。张文带着哭泣的女儿来到村中一户人家,将她交到百姓手中,并叮嘱:“如果我们没有回来,请把她当成你们的亲生女儿。”夫妻二人转身离去,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。
然而,时光流转,整整十二年过去了,张文终于在1951年有机会回到当年分别的地方,寻回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。
母女重逢
1951年,张文在曲阳县一带寻找着她的女儿。当她走进白银翠的家时,意外地发现醒华竟然就在这里。白银翠早已把醒华视为亲生女儿,目睹母女重逢,心中既是喜悦,又充满不舍。
醒华此时已被白银翠抚养多年,虽然名字已更改为“红红”,但她依旧记得白银翠的慈爱。白银翠与张文简短交谈后,缓缓讲述了这十二年来醒华是如何在自己家中成长的。原来,白银翠家虽贫困,但她没有丝毫犹豫,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抚养长大。
然而,醒华和张文的重逢并非毫无矛盾。醒华已经习惯了白银翠的生活,难以舍弃这个养母。张文深知母女之间的深厚感情,于是提出:“你先和我们住几天,想我了再回来看看她。”白银翠虽有万分不舍,但最终答应了张文,鼓励醒华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回去。
张文回到家中后,心中无比激动,立刻给远在朝鲜战场的洪学智写信,告诉他女儿已经找到了。这一刻,终于,洪学智与张文的家庭得以团圆。虽然醒华回到了亲生父母的怀抱,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,她也时常回到思西村,去探望自己另一个母亲——白银翠。
这一段历史不仅展现了洪学智和张文为国家、为民族做出的牺牲,也彰显了白银翠无私的奉献精神。面对战火纷飞的年代,这些普通百姓与革命先烈的坚守,才成就了今天我们所享有的和平与幸福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